乐鱼体育官方APP下载专注劈石机研发与生产,一站式为你量身定制劈石机服务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马蹄石劈石机
马蹄石劈石机

红色泸州续传奇]以红军精神激发奋进力量

时间:2024-03-15 来源:马蹄石劈石机

  ◆在古蔺县皇华镇“红军医院”,当地医生和村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冒死救治了42名红军重伤员。

  ◆为帮助红军渡过赤水河,古蔺县二郎镇上没有木板的民众把门板、楼板、墙壁木板拆下来借给红军。为避免弄错,红军战士在每一块木板上都刻了名字或编号。

  ◆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红军战士们饥一顿饱一顿,甚至不能好好休息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让红军将士们不怕寒冷?是什么让他们一往无前?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坚持跟随红军前进?采访中,记者多次向当地干部群众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而他们的回答高度一致:信仰。

  由泸州日报社组织的“红色泸州续传奇——追寻红军四渡赤水在酒城的足迹”主题采访活动于2021年5月9日启动,5月20日结束。在这两个星期时间里,泸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沿着红军四渡赤水行进路线,分为两个组在古蔺县、叙永县、合江县20个乡镇进行深度蹲点采访。在采访中,泸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回顾了村民冒死救红军的鱼水故事,无数次被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的崇高精神深深感动;而脱贫攻坚以来的精彩巨变无不让记者们感受到时代的伟大和精彩。

  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至古蔺县太平镇农村扶贫公路修通后,沿线群众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泸州日报记者 牟科 摄

  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86年前,红军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战役在泸州境内辗转54天,战争虽然残酷,行动虽然迅捷,但红军仍在这里留下许多鱼水情深的故事。

  1935年2月3日,中央红军长征一渡赤水后到达叙永县石厢子。第二天,正逢农历正月初一。中央红军没收了土豪劣绅彭正楷、周世成两家的粮食和财物,并在街上召开群众大会,分给穷苦老百姓。红军还把吴家桥团总吴联山家的肥猪杀了,分给当地老百姓,和老百姓高高兴兴地吃了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至今,老百姓还把那天称为“开心年”。

  在采访期间,采访组追寻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足迹,找寻红色遗存,不论是标语、遗址还是遗物,都视如珍宝。而当地老百姓救治红军伤员的故事则在记者们的记录本上占据了重要篇幅。

  在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受重伤的红军战士戴荣生被村民藏在鹦鹉山的山沟沟里养伤大半年。在古蔺县丹桂镇大尖山,为了掩护受伤的红军战士侯家柱,村民们让他轮流在各家休养。在皇华镇铁厂村里,有一座保存至今的“红军医院”曾救治了42名红军重伤员……

  铁厂村的“红军医院”,是一幢穿木结构的吊脚木楼。三渡赤水时,红军在茅溪镇陈胡屯和部队打了一仗。战斗失利后,中央红军干部团经过皇华镇。因为早在一渡赤水时,当时的干部团团长陈赓留下了6名伤员在皇华镇铁厂村养伤,铁厂村有中药铺,还有医生,当地民风又淳朴,6名伤员在这里均得到了很好的医治和照顾。于是,陈赓决定再次将36名伤员留在铁厂村养伤。

  “当年,这里就是一个小药铺,当地的村民称之为太医院。由于的反宣传,村民听说红军要来,都往山上躲。红军进村子后,大家悄悄地看,发现红军不抢不拿,连老百姓的家都不进去,觉得红军不像传闻中说的可怕,红军是好人,于是又跑下山回家。后来,36名红军住到了药铺里面。”在采访中,当年太医院药铺店主的孙媳妇罗英说,她家被称为“红军医院”是一种光荣,现在她也当奶奶了,她要把她家和红军的这段红色故事一代一代地传下去,让后人永远记住红军的恩情。

  滔滔赤水河,巍巍乌蒙山。作为扭转红军自长征以来被动局面的神来之笔,四渡赤水战役是在极为险恶的条件下进行的。

  在古蔺县二郎滩,赤水河湍急奔涌。河滩两岸巨大的“马蹄石”被水冲刷出密布的网状石纹,见证岁月流淌过的痕迹。

  二郎滩渡口是红军四渡赤水的主要渡口。红军在这里打响了二郎滩“背水一战”并取得胜利。红军大部队在二郎滩渡河时,因为船小人多时间紧迫,只有搭建浮桥才能渡河。当天晚上,红军战士在二郎老街上挨家挨户借木板,得到当地民众积极做出响应。没有木板的民众,甚至把门板、楼板、墙壁木板拆下来借给红军。为避免弄错,红军战士在每一块木板上都刻了名字或编号。如今,走在二郎镇的红军街上,依然能看到这些印记。

  10天寻访20个乡镇,行程8000公里,采访组追寻着红军四渡赤水在酒城的足迹,采访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

  在古蔺县黄荆镇金鱼溪旁,一棵上百年的青果树,枝杈直指蓝天。在阳光的照耀下,高大挺拔的古树越发生机勃勃。

  这棵树被当地老百姓称为“红军树”,见证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途经黄荆老林的故事。

  1935年1月底,中央红军一军团一渡赤水河,进入古蔺北部的黄荆老林。那时正值天降大雪,天气奇寒,但红军军纪严明,于百姓秋毫无犯。他们仅在岩洞里或林边安营扎寨。部队经过金鱼溪时,战士们来到青果树下埋锅造饭,烧火取暖,围着大树席地而眠。

  这深山老林中,人烟本来就十分稀少,再加上反动派造谣,地主老财早就收拾东西跑了,就连穷苦老百姓也上山躲了起来。

  见这种情况,红军战士们更加自觉地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粮食,宁肯剥树皮摘野菜充饥。伤员们迫不得已用了贫农胡大爷家的一点粮食,离开时都按规定留下纸条和3块银元,向胡大爷再三表示歉意。

  为了让后人铭记历史,这棵青果树被当地老百姓精心地保护起来,并命名为“红军树”。

  四渡赤水战役期间,许多红军战士长眠在酒城大地,他们中一些人的名字甚至无人知晓。

  在皇华镇樱桃村一个叫三羊坳口的地方,村道旁,有一个不太起眼的土包,正面是宽、高约2米的天然石架,呈石坎状;其右前方,是两棵巨大的翠柏。这里就长眠着一名姓名至今无人知晓的年轻红军战士。

  1935年,三渡赤水的红军经过皇华镇铁厂村,留下了36名伤员,在当地的“红军医院”医治。同年3月底,红军伤员在这里疗伤的事被当地的民团知道了。

  民团出动,到铁厂村抓捕红军伤员。危急之中,一名年轻的红军伤员勇敢地走出了“红军医院”,沿着山路奔往丫叉(现古蔺县观文镇)方向,并故意公开暴露行踪。

  民团发现后,紧追其后。沿途,有老百姓将米饭送给红军伤员充饥。从铁厂村出来,奔跑了十多公里,到了三羊坳口,红军伤员被民团开枪击中,随即倒在路边,爬到了树丛中。

  此时,在铁厂村疗伤的红军伤员实施了转移,有的分散到了周边老百姓家,有的转移到了附近的山洞,躲过了危险。

  当地百姓看到这一个像娃娃一样的红军,就你家出一块门板、我家出一块门板,凑制了一副简易的棺材,把他掩埋在了三羊坳口的一个天然形成的石架里。

  这座坟,没有碑,静静地由翠柏陪伴着。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还有很多这样的无名红军坟。

  “当年红军睡在门板上,下面仅垫了一些谷草。我奶奶说,第二天她起来一看,那些红军的眉毛结了冰霜,全变白了。”在叙永县分水镇鱼洞村采访,75岁的赵怀全讲起红军故事时,情不自禁地说“:红军太了不起了。”

  红军在泸州行进的路线多米以上的偏僻地方。夜宿采访的乡镇,记者们大多还要盖棉被,而在海拔低的地方,却早已开起了空调。

  在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红军战士们饥一顿饱一顿,甚至不能好好休息的情况下,是什么力量让红军将士们不怕寒冷?是什么让他们一往无前?是什么让那么多人坚持跟随红军前进?采访中,记者多次向当地干部群众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而他们的回答高度一致:信仰。

  1935年1月29日夜里,在古蔺县石屏镇印合村,在当地乡亲的带领下,一支3万多人的部队从赤水河方向翻越两座大山,络绎不绝行进到石屏一带。

  当时,时年20岁的周锐在印合教书,他和胞弟周钧出生在当地一个很有名望的富庶大家庭,有父母、弟妹等16人。兄弟俩从小入私塾读书,是当地为数不多能考取中学,到重庆接受新教育的人。那天夜里,门外整齐的脚步声引起了周锐的注意,而这脚步声一响就是两天三夜。

  正是这两天三夜的“耳濡目染”,在年轻的周锐心里埋下了火种,让周家兄弟找到了生活的方向。1938年,周锐秘密加入地下党组织。第二年,周钧也加入了地下党。

  战鼓催征马蹄疾,砥砺奋进正当时。红军长征转战的古蔺县、叙永县曾是两个国家级贫困县。“老、少、边、穷”的状况曾一度让乡镇发展陷入绝望。

  “以前没得路,养个猪要自己赶出山去卖。山路要走几个小时,经常猪还没赶到就摔死了。”脱贫户罗朝义住在古蔺县椒园镇犀牛村,路没通之前,家里的猪不敢多喂“。家里种了几亩李子,即便是去最近的马嘶赶集,来回都要走将近8个小时的山路。”同村的余天江住在“十二道拐”的第二拐上,只能咬牙带着全家四口远赴广东打工。

  黄荆镇汉溪村村民散住在1200米的大山上,以前只有攒够了采买事项才下山一次。下山路被祖辈用脚踩出小径,悬崖处就手工凿出一个“坑窝”,用木棍做支撑,搭建起简易的扶梯,爬上爬下。“没有路,小猪崽靠人工背回来,养大又没法运下山。”汉溪村一组村民邹明进说,村里发展不起养殖业,他为了多卖点竹笋,就烤干再背下山。日子最难的是生病了也只能熬着。有一回,村里产妇产后大出血,来不及送下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人没了……

  近年来,美丽的堰塘村吸引了慢慢的变多的游人前来游玩。泸州日报记者 阮春华 摄

  叙永县石厢子彝族乡堰塘村坐落在赤水河畔,却因干热河谷气候,十年九旱。堰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许涛从小在村里长大,在他的记忆里,最干的时候土地能干裂出巴掌那么宽的口子。以前,堰塘村与水潦铺村争民主水库流下来的水,两村村民曾大动干戈,打得头破血流。后来按照人口、田地的多寡,按照三七分水协定,才维持一段时间的取水和平。

  “日子太难了”“真是太苦了”“哪个时候才能熬出头”……盘踞在村民心中的困惑,随着脱贫攻坚的胜利,已一一被破解。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浪潮般涌来,革命老区一跃千年。

  2016年,椒园镇犀牛村村民的出行困局被乌蒙山叙永县水潦彝族乡至古蔺县太平镇农村扶贫公路的建设所打破。整条扶贫公路是目前乌蒙山片区顶级规模、投资最大的扶贫公路项目。线公里,途经了马蹄镇、椒园镇、白泥镇、石宝镇、茅溪镇、丹桂镇、二郎镇、太平镇等地,全线人。随着挖掘机、货车、筑路机械开进犀牛村,村民生活有了新希望,而“十二道拐”也成为泸州市“十三五”期间重点实施的交通扶贫项目线路。路修通了,沿线居民的生活开始变样。

  2013年,古蔺县交通运输局通村组路硬化项目实施,由县政府出资,汉溪村一二组终于开始修通村组水泥路。村民们二话不说,带着干粮,扛着锄头、铁铲就去修路。随着脱贫攻坚持续推进,2017年,汉溪村三组也盼来了公路,修得比一二组还宽。这下,村民种的竹子、中草药,养殖的鸡鸭牛猪,都可以拉下山卖个好价钱。2020年,汉溪村精准建档立卡贫困户154人全部脱贫。现在,汉溪村百分之八十的村民都在公路旁盖起了两层楼的砖房,村里有71户家庭买了小车。村民沈治才还在自家门前修了一个院坝,方便村里学驾驶的人到他家借场地练习科目二……

  脱贫攻坚将乡村被交通“卡脖子”的命运彻底改写。鸡鸣三省大桥通车了,结束了四川省叙永县、云南省镇雄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居住在赤水河两岸的群众翻山越岭、跨河渡水的历史,成为两地群众的连心桥,带动了一方经济发展;赤水河红军大桥建成通车,连接川黔两省,构建酱香酒金三角协同发展大格局;283公里赤水河环线公路全面建成,惠及古叙25万群众,这是扶贫路,更是致富路!

  2014年,在省级水利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叙永县财政拨款扶持,堰塘村新修了20口蓄水池。农闲的时候,村民就一起去溶洞找水,用铺设的管网直接将山间的水引下来储存起来。2015年,堰塘村被列为贫困村,各种扶贫举措相继实施。村里逐渐完备饮水管网,直接安装到农户家。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饮水安全,村里还修建了净水一体化设备。2016年年底,村民李成秀一家从破漏的瓦房搬进了村里新修的彝家新寨新居。以前在扁缸里放毛桃子核让水变清亮的偏方,再也用不着了。现在,石厢子彝族乡用丰富的红色文化、彝族特色、赤水河的自然风光串联出生态旅游,堰塘村建成的彝家新村正是赤水河谷的核心。三月花开时,堰塘村成为农旅融合“明星村”,吸引了慢慢的变多游人前来游玩。

  脱贫攻坚以来,泸州共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2亿元,设立总规模7.47亿元的四项扶贫基金,发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收益债20亿元,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48.11亿元,其中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7亿元,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资金需求。

  2020年,泸州全域脱贫。39.9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324个贫困村全部退出,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13年底全市建卡贫困人口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488元,2020年达到10301元,增长了4.1倍。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犀牛村、汉溪村、堰塘村的变化只是中国脱贫攻坚波澜壮阔事业中的缩影,也是泸州上千村庄发展的微小记录。10天的寻访,记者被时代的精彩脉动震撼,乡村振兴的泸州画卷正在泸州精彩绘就。(泸州日报记者 孔芒 刘明霞 谢蕤 徐勤勇 杨茜)